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每日速递:视点丨今年银行业营收增速有望小幅回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23-06-13 16:20:13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刘慧

继上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宣布下调部分存款利率后,6月12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后,股份制银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年化利率为0.2%,与六大国有银行持平。


(相关资料图)

从今年一季度贷款数据看,人民币贷款增量伴随经济同步企稳回升,信贷投放结构向企业中长期贷款倾斜。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大量的信贷投放为商业银行全年营业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商业银行贷款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优化信贷结构和压降存款利率有助于缓解息差压力,预计今年银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有望小幅回升。

今年一季度,国内各项稳增长政策出台,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银行信贷也借势加速发力,增速持续提升至3月末的11.7%,带动一季度社会融资回升至10.0%的增幅。

惠誉博华分析师王逸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年初以来,基建继续充当经济“压舱石”,企业贷款增长结构延续了2022年的趋势,投放继续向中长期贷款倾斜。居民贷款新增规模在1—4月呈现出较大的起伏,继1月大幅增长之后,4月由正转负,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在4月同比分别减少1255亿元和1156亿元。央行3月27日降准,向银行系统释放了约5000亿元的长期资金,再加上商业银行一季度大量的信贷投放预先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以便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这是经济实现复苏的基础保障。

今年一季度,居民存款增量大幅上升,新增规模达到9.9万亿元。王逸夫将主要原因归结于居民投资偏好收紧。4月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和新增住户人民币存款同步转负,或与提前还贷关联,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居民购房意愿修复相对缓慢。当前,商业银行更大范围地下调存款利率,意图引导居民转向消费和投资领域,调整当前超额储蓄高企局面。居民储蓄存款转移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预期提升、资本市场回暖及理财产品“赎回潮”情绪平息。4月份,银行理财规模较上月增加了1.2万亿元,5月份同样保持增长势头,表明当前居民投资者的市场情绪正逐步修复。

央行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较去年同期下降0.4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4%,较去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

王逸夫认为,3月份,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息差收窄至近10年的低点,未来商业银行贷款收益率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可能从压降存款端成本出发调整贷款利率进而实现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降,商业银行今后也会从自身经营可持续性出发保持合理息差水平,以平衡收益与风险成本。从各类商业银行来看,农商银行的净息差虽然快速下降,但仍维持在各类商业银行的最高水平,随着大中型银行信用下沉、普惠小微业务竞争加剧,农商银行的息差或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此外,城商银行平均净息差已跌破1.8%的MPA考核要求。

展望未来,王逸夫表示,随着经济的复苏,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顺周期行业逐渐回暖将提振相关行业贷款资产质量表现,但贷款高速投放趋势下授信标准或存在一定程度放松,并有可能淤积一部分信用风险。目前,房地产行业困境依旧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控的主要压力点,随着房地产行业缓慢复苏、市场逐渐出清,预计未来影响程度有望减弱。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