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中国石窟艺术的宏伟画卷——纪录片《石窟中国》的魅力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时间:2023-07-27 18:57:25

中国石窟艺术的宏伟画卷

——纪录片《石窟中国》的魅力

《石窟中国》剧照吴健


(资料图)

《石窟中国》剧照吴健

常青

石窟寺就是开凿在河畔山崖间的寺院。东汉以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石窟寺这种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也在中国得以长足发展。中国的石窟与摩崖造像,不仅反映着宗教文化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在以前的影视作品中不乏石窟内容。但相比之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甘肃纪录片拍摄制作团队承制的三集纪录片《石窟中国》,是一部不同凡响的作品。这部纪录片以宏大的气势、优美的画面,向观众全面展示了中国石窟的价值与魅力。

以地域为线索以历史发展为主轴

中国石窟艺术的分布有其地域特点。总的来看,中国石窟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南方、西藏这四大地区,而位于新疆、中原北方地区的时代早、规模大、分布区域广,南方与西藏地区的石窟艺术时代较晚、分布区域较小。这种分布特点是与石窟艺术主要沿着古丝绸之路从西向东逐渐传播有关。

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可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即南北朝的初步发展与汉民族风格的形成,隋唐的发展与高峰期的形成,五代宋元时期中国化与世俗化的深入,最终使石窟完全成为中国化的艺术形式。

《石窟中国》的三集划分,就是按照学术界对石窟艺术的地域分布与时代发展而作的。第1集《东渐》,重点讲述了石窟艺术从新疆到中原北方的传播经过。第2集《微笑》,展示了印度的艺术形式发展为面含中国式微笑的中华民族佛像风格形成的过程。第3集《人间》,记录着石窟艺术由宗教性走向世俗性的历程。因此,这三集纪录片不仅给我们展示着宏大的横向画面,也概括了石窟艺术的纵向发展历史,是一部非常生动的极简动态石窟发展史。

展现石窟寺发展的文化土壤

中国石窟艺术有着各时代的不同风格特点。在同一个时代不同地域的石窟艺术也有着不同的地方风格,构成了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美丽图画。时代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各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同一时代不同的地方风格则取决于不同地域文化之下人们所具有的特殊欣赏口味,特别是由不同的民族所创建的石窟寺。

新疆北部的库车、拜城一带,在公元四至六世纪发展起来了中国第一批石窟寺,以拜城的克孜尔石窟为代表。开凿这批石窟的主人是古代龟兹人。

在公元五世纪初,汉族地区兴起的最早石窟艺术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以武威天梯山石窟为中心。开凿这批石窟的主人是古代匈奴人。

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石窟寺群形成于公元五世纪中叶的山西大同,主导者是古代鲜卑人。

新疆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的主要窟群形成于公元十至十三世纪,是在回鹘民族的统治下完成的。

位于浙江杭州飞来峰的大量元代石雕龛像,具有汉、藏两种风格。

因此,中国的历朝石窟艺术是多民族团结与融合的产物,体现着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对此,《石窟中国》则以现当代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向人们展示着那里曾经有过的不同民族的风采,是滋润石窟艺术之花的肥沃土壤。

以学术研究为基础

中国石窟艺术浩如烟海。如果没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不可能对石窟艺术的前因后果、发展脉络有所了解。从考古学和美术史的角度研究石窟艺术,起始于20世纪之初,开始是由西方和日本学者做的。1950年以后,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石窟,以北京大学教授阎文儒和宿白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金维诺先生为代表。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中青年学者异军突起,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力量,使中国人自己的研究居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认可。

考古学泰斗宿白先生对中国石窟寺研究的突出贡献,主要是对新疆、甘肃、山西、江苏、浙江地区早期石窟艺术的样式与谱系的梳理与研究,提出了汉地早期石窟的凉州模式、北魏中期的云冈模式,以及南朝石窟艺术的发展与北方的密切关系。《石窟中国》以宿白先生的研究为主线,依次向大家介绍了新疆石窟的龟兹风格、甘肃北凉的凉州艺术模式、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模式及其对中原地区龙门石窟的影响。

此外,片中还不断穿插着学者们对石窟艺术的解读,更使该片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展现具有权威性。

千年瑰宝保存之不易

中国石窟寺的开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例如,洛阳龙门石窟建在质地坚硬的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在它的表面可以雕刻出很精细的纹饰与形象。大同云冈石窟建在较为松散的侏罗纪砂岩上,雕凿起来较石灰岩省力得多,因此较容易开出一系列宏伟的大型洞窟,但对于具体的形象却无法像龙门石窟那样精雕细刻。敦煌莫高窟所在的鸣沙山,是由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酒泉砾石层组成的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和沙土的混凝物。石子虽然坚硬,但彼此间的黏力不大,虽可凿窟,但在上面雕刻就不行了,于是莫高窟只能在砾岩上抹泥层、再制作泥塑像与绘壁画。

各种各样的石窟寺,在最先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修建有木结构的窟檐以保护石窟,有的在窟前还加盖了木结构的佛殿,石窟是木结构佛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岁月的流逝,木质的建筑早已不存在了,今天人们所能看到的,就只有裸露在断崖间的一个个洞窟了。

在大自然中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洗礼,各地的石窟寺都有不同种类的病害。例如,在疏松的砂岩上开凿出来的云冈石窟,表面逐年风化,雕刻就会逐年模糊不清。在壁面上抹泥彩绘壁画的敦煌莫高窟,通过紫外线的逐年照射,过去绚丽的色彩就会逐渐褪色,原有的墨书题记也会越来越看不清了。在石灰岩体上雕刻出来的龙门石窟,由于山体内部水系的不断侵蚀,表面的雕刻就会逐渐消失。只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维修,才能延长这些石窟的寿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多地欣赏这批古代艺术品。

在《石窟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石窟保护修复工作者,通过自然科学的手法应用于石窟寺的保护,不仅处理了石窟的病害,还使有的艺术作品表面得以修复,既保持了石窟的原貌,还延长了石窟的寿命。

《石窟中国》不仅向人们展示了青年学生对石窟寺的学习,也体现了古老的石窟寺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所提供的文化艺术养分。这是一个正确的艺术启示,因为任何民族的艺术创新都离不开自己的文化土壤,这才是我们的文化源泉。

总之,《石窟中国》是一部极佳的艺术作品,能够从中领略中国石窟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作者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